也是这次参观学校后,让我坚定了去新加坡读书的决心。但当时初三的我性格比较固执,我坚持要在国内参加完中考再去新加坡留学。在中考前我也报考了新加坡的国际学校,当时决定去英华国际读预备班[Pre-IGCSE]。在这里,很重要的一点是,新加坡的学期制度和国内较为不同。国内一学期是从九月到来年的六月,但新加坡大部分的学校都是从一月到十一月为一个学年。所以七月份才去的我,只剩下半年便要期末考试。并且新加坡的初中课程是四年[IGCSE or O-level],高中课程[IB]是两年。
虽然当时的成绩不够理想,但我还是想要去追求更好的学习环境,所以毅然决然,也有些孤注一掷的选择了去报考新加坡最好的国际学校,圣约瑟国际[St. Joseph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]我大致用了半个月的九月假期时间进行英文补习和面试技巧,运气很好的进入了圣约瑟读IB预科[pre-IB]。
在这一年八九月份时,便会决定IB的选课,六门科目,华文、英文和数学是必修的,另外三门课则可以选择。并且分为higherlevel课程和standard level课程各三门。Higherlevel则像是主科,每周的上课时间要相对来讲长一些。当时我为自己选的科目是:HL:华文作为第一语言和文学[Chinese first language and literature]、数学[相当于高级数学]、地理[Geography]。SL: 物理[Physics]、英文作为第一语言和文学[English first language and literature]、经济[Economics]。
2015-2016
IB课程时长为两年,六门科目每一科的满分都是7分,但达到这个分数所需的百分比都是不同的。除此之外,还有三个附加的部分,CAS(creativity/ action/ service)指的是创新活动课、运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;Extended Essay 大论文;Theory of knowledge。这三个部分构成了另外3分,所以IB的满分是45分。
我本身是向往英国,对美国的生活不感兴趣的。所以我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了投报:UCL(伦敦大学)、LSE(伦敦政经)、Universityof Edinburgh (爱丁堡大学)、University of St. Andrews (圣安德鲁斯大学)以及在导师的鼓励下报了 Oxford(牛津大学)这五所大学的人文地理专业。
在IB正式考试前我便收到了来自University of Edinburgh (爱丁堡大学)和UCL(伦敦大学)的conditional offer,在考试期间收到了University of St.Andrews (圣安德鲁斯大学)的,但是牛津大学很可惜,我报的专业需要再加考逻辑思维测试TSA考试,我个人觉得我的英文水平还不够,题目没有答完,从而影响了牛津的面试。